张浩臣简介 孙光荣,男,1941年11月生,湖南浏阳人,无党派人士,师承出身。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原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常委。2000年退休后,受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 幼承庭训,继拜名师,1958年至今执业中医临床55年,在临床同期从事中医药文献研究及中医药文化研究32年、研究生教育16年、远程教育13年、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9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继教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文化分会学术顾问、继教分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班班主任;全国第五批、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建设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中西医结合三级医院和平里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专家,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工作室顾问。 出版著作23部、发表论文158篇。排名第一或为执笔人荣获的主要奖项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图书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全国首届中医药科普著作奖一等奖1项等。主编《中华经典养生名言录》为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委推荐的十五本科普著作之一;主持并完成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成果之一《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据库。 山西临汾永旺脑病医院,国务院特殊津贴专 高允旺教授 一位老中医的 50 年坚守 ——记山西省临汾永旺脑病医院院长高允旺 他是著名脑病专家、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医 务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西省首届名老中医’’, 他是百姓心中守护神,患者口中的“高一针”……这位集多种光环与美 誉于一身者正是山西省临汾市永旺脑病医院院长高允旺。怀着几分好奇 与敬佩,1 月 8 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鼓楼北大街 的永旺脑病医院,听高老讲述了他悬壶济世、筑梦国粹的精彩人生。 60 年代初西医大学毕业后,高允旺分配到大宁县人民医院工作。因 为酷爱中医,1964 年,又拜名老中医师明理为师,进入中医门槛。之后 不断自学、拜师,并经过省、地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
薛振宇医生 1945年生,大专学历,熟悉中医,崇敬仲景、时珍及近代郑钦安论著,临床50多年,服务与乡镇和社区,善攻疑难杂症,并独有所创,特别是中医治疗癌肿及癌肿早期的指数(糖类抗原)可控制和消除(专利号:201510540254.7)。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能在短期消除类风湿因子(RF和CCP,专利号:201610417635.0)。对咳喘(特别是“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有独特的中医药配方(专利号:201510491159.2)。获国家多项专利,简便、价廉,疗效颇佳。一生发表论文十余篇,编著《临床随记》和《杏林夜谈》。 绛县圣一堂中医药学研究所主治大夫薛振宇 本诊所中医治疗乳腺增生(零手术)、咳喘和类风湿等疑难杂症,疗效快,获国家专利。为了方便患者服药方便。中药遵古炮制,生物提取,制成胶囊和丸药。 唐祖宣,男,1943年7月生,河南邓州人,中共党员,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国医大师、主任医师。 1958年3月参加工作,1963年7月河南省中医学徒出师。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6、1987年两次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研究成果“温阳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986年被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被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0年被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并获省“五一”劳动奖章;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008年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授予“河南中医事业终身贡献奖”;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唐祖宣在半个世纪的临床与科研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仲景典籍极为推崇,在总结前人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温阳药物的运用具有独到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他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便开始对“脱疽”的治疗进行研究,1965年他的治疗经验在《中医杂志》首发。他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将周围血管病按照中医特点分型,并确立治则治法。常运用益气化瘀、温阳益气、清热解毒等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性坏疽、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疾病,疗效显著。他研制的治疗血栓病的国家三类新药“脉络疏通颗粒”销售国内外,年销售额达8000万以上。1965年至今,他在《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医药学报》等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6篇,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出版发行了《四肢血管病的研究与治疗》一书,并将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作了阐微与注释,出版学术著作14部。同时编著出版了《为了中医药事业》《我为中医五十年》《情满中医》等著作22部,计3600万字。唐祖宣每天坚持出门诊,日门诊量约60人。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承担河南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教学任务,培养出300多位西学中人才;90年代开始,筹办农村中医培训班,为基层培训中医人才。他言传身教、启迪后学,先后带徒46人,均已成为学科骨干。 自1981年以来,唐祖宣历任邓州市、南阳市人大代表,河南省第八届人大代表,第七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30余年的代表历程中提出议案、建议889件,其中有关中医药事业方面的386件,就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致信中央领导61封。主要贡献有:助推国家中医药大政方针的制定;助推建立健全各级中医药管理机构;助推中医药立法进程;助推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疫病中的作用;助推中医药教育、科研和传承工作;总结履职实践经验,中医代表为中医。 |